本报讯 陆幼青和他的《死亡日记》不但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重新思考,也带来出版界及读者对于同类命题的关注。在此之前,美国一位身患绝症的心理学教授将自己的讲课稿写成日记,后来成为打破百万纪录的《相约星期二》。
本是“忌讳”的“死亡”类书籍突然间备受关注:女作家林白以其特有的方式来面对生命,感知生命,推出散文集《死亡的遐想》;青年哲学家郑晓江最新出版的《穿透死亡》;德国作家克利斯托夫·施扎纳茨就德国人对罪责和罪行看法进行的一段闻所未闻的独白写出《生死朗读》;超越科学和宗教的死亡学巨著、揭示死亡真相的《死亡之书》也跃入读者视野。
光明日报出版社即将推出《与名家一起体验死》及《濒死体验访谈录》。《与名家一起体验死》的责任编辑严平说,书是按教程模式设置的,每一章节后设有关问题。本书是西方各名家作品的汇总,有法律意义上的死、临床意义上的死等等有关死亡的经典论述和体验,重点是理论探讨、情感体验,原名是《死亡学教程》,耽心划入教程圈子,便改为《与名家一起体验死》。这本书早已纳入出版计划,没想到正巧赶上“这一波”。任何人可能对死亡都有感受,但《与名家一起体验死》的内容更让人感动、更经典,表述的死亡意义也不同。
光明日报出版社的另一本新书《濒死体验访谈录》则是从不同角度探讨死亡,作者例举了大量濒死体验的个案,根据濒死者引人入胜的语言,客观地陈述了人在假死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该书在国外是濒死学方面的领先著作,同时也是畅销书。编辑秦千里认为人们对于不可避免的死亡,除了恐惧心理外还有好奇心。而此书不但能满足人们对于有关死亡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能使人重新理解死亡,更加珍视生命,更加有意义地生活。
严平认为,任何书都有自己的市场,死亡类书籍的畅销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让人们了解死亡,因为某种原因的死亡是撼人心扉的。比如拉宾死后有关拉宾的书走俏,这跟人们的心理因素有关。致力于研究“生死哲学”的郑晓江,在他的这部《穿透死亡》中告诉读者,一个人要获得幸福和成功的人生,就必须由“死”观“生”,换句话说,“学会死亡,才能学会活着”。